磨礦流程就是指在磨礦作業(yè)紅星漿所流經的路程(技術工序)。磨礦可分為開路磨礦與閉路磨礦,開路磨礦是磨礦機排出的物料直接送入下一作業(yè):而閉路磨礦時磨礦機排出的物料還要進入分級機,將細粒合格產品及時分出并送入下一作業(yè),而粗粒級則返回磨礦機再磨。這既可提高磨機的臺時處理能力,又可避免過磨,減少泥化現象,所以在選廠廣泛采用磨機與分級作業(yè)的配合的閉路流程。
實踐證明:采用一段或兩段磨礦流程,可以經濟地把礦石磨到選別所要求的粒度,而不必采用更多的磨礦段數,兩段以上則通常是由于階段選別的要求決定的。
磨礦的段數要根據選礦廠的規(guī)模,所要求的最終產品的細度以及礦石性質等因素進行全面的技術經濟比較,才能最終確定。顯然,段數愈多,流程也愈復雜。
粉碎過程就是使礦塊粒度逐漸減小的過程。各種有用礦物粒子的解離正是在粒度減小的過程中產生的。如果粉碎的產物粒度不夠細,有用礦物與脈石沒有充分解離,分選效果不好;而粉碎產物的粒度太細了,產生過粉碎的微粒太多,盡管各種有用礦物解離的很完全,但分選的指標也不一定很好。這是因為任何選別方法能處理的物料粒度都有一定的下限,低于該下限的顆粒(即過粉碎微粒)就難以有效分選。例如,浮選機對5~10μm以下的礦粒,重選法對低于19μm的礦粒,目前還不能很好的回收。
所以,選礦廠中碎礦和磨碎的基本任務就是要為選別作業(yè)制備好解離充分且過粉碎程度較輕的入選物料,而其這種物料的粒度要適合于所選用的選別方法。若粉碎機作業(yè)的工藝和設備選擇不當,生產操作管理不好,擇粉碎的最終產物或者解離不充分,或者粉碎嚴重,都將導致整個選礦廠技術經濟指標的下降。
鐵礦石需求越來越大,2013選礦設備迎來了新的熱潮,南陽英利機械自主創(chuàng)新,對礦石做好化驗,之后根據礦石品位進行選型,然后我們在根據化驗結構配置它的工藝流程直到達到顧客的需求。
那么對于鐵礦顧客來說如何選擇鐵礦選礦設備呢?目前,在我們國內鐵礦中伴生礦和貧礦占有大量的份額,對于鐵礦磨礦工藝來說采用兩段磨礦流程為主。對于一些小型的選礦設備來說常常選擇一段磨礦流程,目前我國的鐵礦選礦設備采用了礦石破碎、鐵礦石磨礦、選別技術,所以對于選礦的處理是很關鍵的。
鐵礦選礦設備礦石破碎主要采用了細破、粗破、中破三段。細破運用細碎機,短頭型圓錐式破碎機。粗破主要運用了1.2m或1.5m旋回式破碎機。中破使用了圓錐式破碎機,它的塊度在1m內。
鐵礦選礦設備為了提升選礦效率,建議采用最大球磨機3.6m×6m,最大棒磨機3.2m×4.5m,這種鐵礦選礦設備不僅滿足了我們的需要并且還考慮到節(jié)能高效的作用。
如果你想購買該產品請給我打電話:0371-67772626